痛风是由于嘌呤生物合成增加、尿酸产生过多或尿酸排泄不良导致血中尿酸增高、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沉积,而反复发作的炎性代谢性疾病。
已逝的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将痛风中医病名定为“浊瘀痹”,认为痛风的发病过程是正邪相争,脾肾失调的过程,浊毒内伏,复因劳累,暴饮暴食及感受外邪而诱发。
朱婉华教授是国医大师朱良春的爱女,不仅深得其父之真传,自己还有着40余年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,在“十一五”“十二五”期间担任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全国痛风协作组组长,由于她带领协作组的全体成员把“痛风”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、临床路径等工作做得井然有序,深得业内好评,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痛风的权威专家之一。
朱婉华认为,老百姓不关心治痛风是用西医,还是用中医,他们关心的是如何有效治疗及预防。而关于痛风,她认为防重于治,忌口是痛风患者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。
痛风并不是一个新时期的新病种,古今中外,它一直长期存在,并且是生活富足人士的阴影。
在古希腊、古罗马宫廷中,痛风病十分盛行,患者多为帝王将相、达官显贵,所以痛风有“王者之疾”的“美誉”。
相关数据显示,痛风在我国1948年报道仅2例,1958年也只有20多例。改革开放后,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,肉食增多,酒类消费倍增,痛风患病率明显增加,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病率尤高。
目前,痛风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,据调查,不足40岁的初次发病者比10年前增加了近30%。
众所周知,中医理论讲究阴阳平衡,脏腑和谐,天人合一。在中医的概念中并没有什么“清除自由基”之类的概念,中医认为,一切疾病最终都是脏腑的疾病。比如常见的高血压症在血管而并在肝,糖尿病症在全身而病在脾肾……
硒的作用已经在无数的科学实验和案例中得到证实,几乎一切大病、慢性病都和缺硒有关。
换句话说,补硒可以有助于让我们“百病不生”。朱婉华说防大于治,不仅仅是痛风,所有的病都是这样。硒如果按照中医的观念,这种元素一定可以同时调节五脏的阴阳,当然也包括脾肾肝。
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硒是“肝病的天敌”,“明亮的守护者”(肝开窍于目),同时硒可以有效遏制糖尿病(病在脾肾阴涸),对心脏的保护作用,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等等。
因此,也同样对于痛风有良好的作用。在合理饮食的前提下,积极补硒,是彻底治愈痛风的关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