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土壤中全硒含量形成了中间低,两边(东南和西北地区)高的马鞍分布规律,东南方向和西北方向分布为富硒的湿润地区和富硒干旱地区环境。
1996 年在谭见安编写的《环境生命元素与克山病―生态化学地理研究》一书中,从我国克山病带和低硒环境的研究出发,划分我国硒元素生态景观的界限值:全量硒小于 0.125毫克/千克的为缺硒土壤,0.125~0.175 毫克/千克的为少硒土壤,0.175~0.450 毫克/千克为足硒土壤,0.450~3.000 毫克/千克为高硒土壤,高于 3.000 毫克/千克为过硒土壤。
2000 年在李家熙等编写的《人体硒缺乏与过剩的地球化学环境特征及其预测》一书中给出了中国主要土壤类型中的硒质量分数范围,即土壤硒含量大于 0.4 毫克/千克为高硒,含量在 0.2~0.4 毫克/千克为中硒,在 0.1~0.2 毫克/千克为低硒,而小于 0.1 毫克/千克为极低硒。
根据调查,我国不同省份划分土壤硒含量的指标也不完全相同,但是制定依据还主要是参照谭见安和李家熙的分类标准。
2015 年国土资源部中地质调查局发布《中国耕地球化学调查报告(2015 年)》,在报告中明确指出:硒是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营养组织确认的人体必须营养元素,摄入不足或过多均会危害人体健康。通常将土壤硒含量介于 0.4 毫克/千克到 3.0 毫克/千克间的耕地定义为富硒耕地。